送禮時要注意適當?shù)膱龊虾蜁r機,否則,再好的禮品也可能受到冷落。
饋贈禮物要考慮場合,不同的場合要選送不同的禮物。赴宴做客時應(yīng)給女主人帶些小禮品,有孩子的可給孩子送個玩具;參加婚禮可送上一束花或一件工藝品,并致以美好的祝福;逢年過節(jié),可送日歷、煙酒、糖茶等禮物。
贈送禮品可以在公開的場合,也可以在私下場合,這主要看禮品的性質(zhì)。
如果贈送的禮品實用價值不高卻具有某種象征意義,不妨在公開場合贈送。如一束鮮花、一枚徽章、一張賀卡等禮品,就可以直接送到對方的辦公室,這樣,在向受禮者表達心意的同時,也可以向其同事展示受禮者和高雅和清廉,使受禮者在感受送禮者尊重的同時,產(chǎn)生一種精神上的圣潔感和崇高感。
如果您想讓眾人變成你們真摯友情或愛情的見證人,送禮也適宜在公開場合。如舉行婚禮時,新人雙方在賓客的道賀聲中互贈戒指等信物。
如果贈送的禮品是食品或者其他實用品,即使送親朋好友,也不宜在公開場合相贈,因為,這容易引起旁人的誤解,讓人感覺有賄賂的嫌疑,使受禮者的形象受損,并可能招致他人的反感。
贈禮的時機是指送禮者把禮品遞送給對方的恰當時間。一般來說,禮品應(yīng)當在一見面時就送給對方,如果此時不太方便,也可以在分手道別時再贈送。送禮的時候,不管禮物豐厚還是儉薄,都應(yīng)大大方方地拿出來,切忌偷偷摸摸地將禮物放在某個角落。
對選擇何時送禮并無習慣可言,雖然,遲到的禮物在圣誕節(jié)和生日后送出失去了它們的意義,但是在某些場合,推遲送禮時間卻是一個好主意。
當表達所受的特殊服務(wù)的感激之情時,禮物最好是在服務(wù)完結(jié)之后再送,表明您送禮的動機僅僅是感謝。
如果您有一段時間離開家,有人盛情招待了您,那么您最好在離開之前表達您的感激。在離開的那天送上一束花是再適合不過的了。
如果被邀請到一個您從未去過的地方度周末,您可以帶上準備好的禮物或是事后送上一些個人物件。
人們一般在接受邀請和婚禮之前送結(jié)婚禮物。然而,親友和好朋友可以對新娘說:“我想等您安頓下來再送禮物給您,這樣我就會知道您真正需要什么,您說這樣好嗎?”一以提醒,新娘肯定會覺得這是一個好主意。
如果您將去一所豪華宅邸或鄉(xiāng)村別墅小住,首次最好不要帶禮物去,旅行家德布雷特是這樣解釋的:“禮物最好在訪問之后再送,因為第一次能使您有機會了解到主人的興趣愛好?!?/FONT>
但隨著交往的日益增多,送禮的最佳時機在一些方面已形成慣例。如:
在會見和會談時,如果準備向主人贈送禮品,一般應(yīng)當選擇在起身告別之際。
拜訪、赴宴、道喜、道賀時,如擬向?qū)Ψ劫浰投Y品,通常選擇在雙方見面之初相贈。
出席宴會時向主人贈送禮品,可在起身辭行時進行,也可選擇在餐后吃水果之時。
觀看演出時,可酌情為主要賞預(yù)備一些禮品,并且在演出結(jié)束后登臺祝賀時當面贈送。
瀏覽觀光時,如果參觀單位向自己贈送禮品,最好在當時向?qū)Ψ交刭浺恍┒Y品。
為專門的接待人員、工作人員準備的禮品,一般在抵達當?shù)睾蟊M早贈送給對方。
作為東道主接待外國來賓時,如要贈送一些禮品,可在來賓向自己贈送禮品之后進行回贈,也可以在外賓臨行的前一天,在前往其下榻之處進行探訪時贈送。
送禮還需要進行權(quán)衡,在別人最需要的時候,雪中送炭,及時給予。
雪中送炭勝過錦上添花,急人所急的禮物不需要十分貴重。對于沙漠中干渴的人來說,一袋黃金不如一罐泉水,人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,您伸出手,會讓他終身難忘。
比如,朋友家碰上意外之災(zāi),您及時去看望他們,即使送上一份薄禮,但禮輕情義重,它會使您和朋友之間的感情更加深厚。在別人最需要幫助時,您以朋友的姿態(tài)出現(xiàn)在他面前,給他以幫助和鼓勵,不僅會獲得朋友的感情,也會樹立起您重情義的良好形象。
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在擔任自民黨干事長時,全面主持自民黨選舉事務(wù),然而,他卻沒忘記派人將慰問金送到落選的議員家中,并且勉勵他們不要氣餒,下次重新再來。
對落選的議員來說,田中角榮的勉勵已經(jīng)使他們深受感動,而送來的慰問金,更加深了他們的感激之情。在此之后,擁戴田中的人越來越多,竟形成了一個“田中派”。
如果田中在此時將相同的金額或禮品送至當選的議員家中,情況就不同了,那些禮品、禮金只是錦上添花,一點也不特殊,更不能取得效果。只有在別人困難時伸出援手,才能得到真正的友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