鉗子
一種用于夾持、固定加工工件或者扭轉、彎曲、剪斷金屬絲線的手工工具。鉗的外形呈V形,通常包括手柄、鉗腮和鉗嘴 3個部分。由兩片結構、造型互相對稱的鉗體,在鉗腮部分重疊并經鉚合固定而成。鉗可以鉗腮為支點靈活啟合,其設計包含著杠桿原理。鉗最初僅用于夾持物體,如打鐵用的火鉗。
鉗一般用碳素結構鋼制造,先鍛壓軋制成鉗坯形狀,然后經過磨銑、拋光等金屬切削加工,最后進行熱處理。鉗的手柄依握持形式而設計成直柄、彎柄和弓柄 3種式樣。鉗使用時常與電線之類的帶電導體接觸,故其手柄上一般都套有以聚氯乙烯等絕緣材料制成的護管,以確保操作者的安全。鉗嘴的形式很多,常見的有尖嘴、平嘴、扁嘴、圓嘴、彎嘴等樣式,可適應對不同形狀工件的作業(yè)需要。按其主要功能和使用性質,鉗可分夾持式、剪切式和夾持剪切式 3種。此外還有一種特殊的鉗──臺虎鉗。
夾持式鉗 主要用于鉗夾各種物體,或者將其彎曲成各種需要的形狀。鉗嘴內側的夾持面上,一般都鑿有橫式、斜式或網狀的槽形齒紋,以便穩(wěn)定牢固地鉗嚙物體,避免夾持物打滑或移動。夾持式鉗一般較為小巧,鉗嘴細長,可單手操作和雙手操作。彎嘴鉗、尖嘴鉗、扁嘴鉗等夾持式鉗,能在狹窄的操作空間中靈巧地夾住物體,將金屬薄片、細鐵絲等彎曲成各種所需形狀;也能在檢裝機械儀器時裝、拔銷子、彈簧,通常是電信工業(yè)中裝配零配件密布的線路板用的專門工具。鉗嘴呈鴨嘴形狀的夾持式鉗子,其鉗口內的夾持面上不制出棱形齒紋,它是紡織業(yè)中修理鋼筘用的工具。專用于折裝彈性擋圈、墊圈的夾持式鉗子稱擋圈鉗,有孔用擋圈鉗和軸用擋圈鉗兩種。專用于拉拔扁平形或圓棒形工件的夾持式鉗子稱鯉魚鉗(圖2),它也可代替扳手夾折規(guī)格較小的螺栓或管件。鯉魚鉗的鉗腮處有兩個鉸接孔,用以調節(jié)夾持支點和夾持范圍。主要用于夾持生產和生活用管道的夾持式鉗稱管子鉗。它由活動鉗口和固定鉗口組成,可根據管件的粗細相應調節(jié)夾持口的大小,其工作方式類似活動扳手。管子鉗具有很大的承載能力。
剪切式鉗 主要用于切斷金屬線材。專用于剪切大直徑金屬圓形棒材、線材的稱斷線鉗(圖3),通常雙手操作。它的鉗口粗短,剪切刃口異常堅硬,支點距鉗口很近,且手柄較長,能非常省力地切斷粗大的線材。小型的剪切式鉗均為單手操作。專供電線安裝和切斷使用的稱斜口鉗。制鞋業(yè)中用于绱鞋和起拔鞋釘的稱胡桃鉗,又稱鞋工鉗。通常,它的一只手柄末端鑄造成圓球狀,而另一只手柄的尾端制成拔爪,分別起敲擊和拔釘的作用。專用于切斷電線的稱電工鉗,它還可剝線或剝線壓接,故又稱為剝線鉗或剝線壓接鉗。它主要由薄鋼板制成,帶有剪切刃口和不同直徑的剝線孔,并有為冷軋電纜接頭逐步代替焊錫接頭而設計的壓接頭。
夾持剪切式鉗 最常用的一種鉗。既有帶齒紋的夾持面,又有供剪切用的剪切刃口。主要有鋼絲鉗和花腮鉗?;ㄈQ除可用鉗頭中部的剪切刃口切斷鐵絲之類的線材外,其兩側的旁腮口也可用來剪切。當鉗子手柄張開時,兩片旁腮形成直線;當手柄合攏時,旁腮擠壓而切斷物件?;ㄈQ的剪切刃口有一定的斜度,被剪切的物件斷面較為平整。
臺虎鉗 是機械加工和鉗工裝配或維修所必備的輔助工具。主要由活動鉗口、固定鉗口、絲桿和底座 4部分組成。一般安裝在鉗工工作臺上,用于夾穩(wěn)工件,以便鉗工進行修配加工。絲桿起松緊作用。臺虎鉗根據鉗體能否旋轉,又分成固定式和轉式兩種。轉式臺虎鉗的鉗體可在水平方向作360°旋轉,并能在鉗工操作所需位置固定。有些轉式臺虎鉗還可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作任意旋轉。一般情況下,臺虎鉗都帶有便于錘打用的砧板。